丹麦消费者投诉委员会通报苹果公司iBook产品线的故障,批评公司对回应客户时的态度[92]。有时,计算机重新启动至一定次数时,两个元件间的焊点会断裂,造成电脑崩溃,大多事件发生在苹果产品保修期内。AppleDefects.com等网站回应了苹果产品组装对产品质量把关的问题[93][94]。

苹果多次被批爱摆不管多么离奇的理由,拒绝履行保修条款:2008年,苹果维修中心因周围有人抽烟的工作环境存在隐患为由,拒绝按照保修条款更换产品[95][96][97]。而在2009年,苹果拒绝更换电池故障的产品,称外观的小磕碰不会影响机子的正常使用,而非其电池[98]。

数据安全

编辑

尽管苹果产品的病毒和恶意软件很少,但2006年迈克菲的报告,发现2003-05年间,产品的脆弱性年增长率升至228%,而微软产品仅为73%[99]。此外,每年所发现的一些显著漏洞都能透过安全更新修复[100][101][102][103]。然而,公众缺乏对苹果产品安全漏洞的认识,多年来对苹果误导消费者的批评持续升温[104][105][106]。批评人士提请人们注意苹果未能及时更新其产品的补丁[106][107][108]。太阳计算机系统的甲骨文就是这方面的例子。太阳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而苹果花了五个月才分发补丁,比其它公司要久,收到了专家和记者的尖锐批评。最近的一个例子是名为MacDefender、MacProtector、MacSecurity或MacGuard的OS X程序。ZDNet的微软产品博主埃德·博特估计,6到12万认为该反间谍软件合法的Mac用户安装了此程序[109]。

总体而言,专家们承认苹果产品不太可能被黑客侵入,或感染病毒和恶意程序,但他们强调,这主要是黑客缺乏攻击苹果产品的兴趣,担心苹果不向公众采取行动,告知其处在安全漏洞的风险中[110][111]。正如反病毒软件厂商ESET的安全专家大卫·哈雷所言:

任何一位认为系统很安全的计算机用户,没有考虑到安全是被社会工程剥削的主要材料。[112]

根据Secunia的漏洞排名,自2007年报告安全漏洞以来,苹果已超越微软的漏洞数,2010年领先于其他任何厂家[113]。然而排名并不代表各大厂商产品的实际安全性,仅是显示了产品漏洞的具体数目,即便是最大型、最流行的供应商,以及正在完善产品的厂商所用的显著资源。

2014年8月,黑客发现了查找我的iPhone服务的一个漏洞,从而暴力破解用户的Apple ID,访问其iCloud数据,随后衍生了好莱坞名人裸照门[114][115][116]。苹果公司否认iCloud服务本身被用以泄露,声称iCloud账户信息的泄露是“非常有针对性的”暴力破解的结果[117]。

“晶片门”事件

编辑

受到幽灵等漏洞影响,苹果也遭受波及。由于iPhone 6s所使用的CPU是由台积电及三星等这两家公司代工,三星代工的CPU虽然在制程上较台积电小,但测试显示在温度上却容易过热以及效能及电力能耗的表现较差,因此在主要市场如香港、欧美日及台湾开始出现不愿意接受三星版本的消费者,而导致退货潮,而且在二手/转售市场,两个版本出现了显著价差。

“玻璃门”事件

编辑

由于苹果总部多数设施以玻璃为隔间,且玻璃太过透明,2017年启用以来,不断有员工撞进玻璃门和玻璃墙,导致受到伤害。

阻断Telegram更新

编辑

自2018年4月俄罗斯当局命令苹果从App Store移除Telegram后,苹果开始阻挡Telegram为全球用户的iOS系统更新应用程式[118],令到Telegram无法更新重要的安全补丁和错误修复,使得iPhone用户处于风险当中[119]。

天线门事件

编辑

iPhone 4的用户曾反映以握著电话的左下方时,手机对话的质素都会下降或出现断线的情况,这被称为“天线门”事件[120]2010年4月有用户给苹果公司CEO史蒂夫乔布斯发电子邮件道:我很喜欢我的 iPhone 4,但是手一拿 iPhone 4 两边金属缝信号就没了,大家都一样,不只是我的手机问题,有啥解决方案吗?

乔布斯在两个钟头后回道:“你别这样拿手机就可以了。”

乔布斯的回答让网友很愤怒,这时苹果的公关称:握住任何手机都会都会影响天线表现,根据天线位置的不同,某些部位的影响会大点。所有手机都是如此。如果你在 iPhone 4 上遇到这种情况,在手持时要避免遮住左下方金属片之间的黑条,或者也可以直接用各种保护套。

然而网友并不买账,这时苹果公司又称这是软件问题,会在iOS4.0.1中修正,但当一些网友升级到这个版本再次测试发现并没有用,许多媒体纷纷对苹果公司口诛笔伐,期间甚至有有美国评审机构—“消费者报告”指出iPhone 4的硬件设计有瑕疵,故不建议消费者购买[121]。苹果公司股价因此也应声而落。从 6 月 24 号正式发售至 7 月 15 日,苹果公司股价下跌 19.52 美元(7.2%),市值损失超过 170 亿美元。[122]

后来,史蒂夫乔布斯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其他公司的手机也会这样,并称会免费提供保护套。[123]

地图门事件

编辑

2012年9月19日,苹果开始提供iOS6移动操作系统供用户下载更新。在新系统中,苹果用自己的地图服务取代了谷歌地图,并称地图服务是iOS6的最大亮点。但系统发布不到24小时,地图服务就成了iOS6的最大“污点”,因地理信息错误、缺乏公交路线等问题饱受批评。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在9月28日向公众道歉,同时这也是负责iOS的高层人员斯科特·福斯特尔离职原因之一。[124][125]

弯曲门事件

编辑

苹果iPhone 6手机消费者指出iPhone 6 Plus手机在未安装保护套的情况下放在裤袋里变弯曲。苹果公司指iPhone手机弯曲并非像媒体所称的那样广泛。

苹果公司发表声明说,iPhone 6和iPhone 6 Plus都拥有精密设计的封闭式一体成型机身,该机身通过对6000系列阳极电镀铝进行机械加工而成,可耐受极高力度。公司称这些手机还拥有“不锈钢和肽嵌入件以加固高应力部位,并使用了业内最强的玻璃”。而在开发周期中进行了严格测试,包括三点弯曲、压力点循环、坐压、扭曲和用户研究等。苹果声称“iPhone 6和iPhone 6 Plus达到或超过了我们的所有高质量标准,可经受日常日用的考验……正常使用的情况下,iPhone变弯是极其罕见的。”[126]

而在iPhone 6弯曲门事件发生的几年之后,苹果推出的2018款和2020款iPad Pro也都发生过弯曲门事件。[127][128][129][130][131]

计划报废

编辑

苹果经常被指控采用计划报废手段,增加新品销量[132][133][134][135][136]。2015年12月,纽约州有民众集体起诉,指控iOS 9更新采用计划报废[137][138]。消费者小组SumOfUs在2016年7月发出在线请愿书,指控苹果利用软件升级“破坏”设备,旨在拖慢老旧机型[139][140]。2016年9月,该组织又发布请愿书,指责苹果计划在iPhone 7中淘汰标准耳机插孔,征集到30万签名[141][142]。

电脑鉴识专家西蒙·史密斯表示iPhone软件“绝对”有计划报废,比如iOS 9的一项强加规则阻止旧手机应用程序访问外部网站——这是至关重要的功能[132]。

旧iPhone“降速门”事件

编辑

2017年12月,不少网民透过跑分发现苹果悄悄在对旧iPhone进行降速,而降速的原因与旧iPhone的电池有关。iPhone 6、iPhone 6s、iPhone SE的用户,若版本更新到iOS 10.2.1以上,就会出现性能下滑的状况;iPhone 7的版本若在iOS 11.2.0以上,手机性能也会受到影响[143][144]根据手机测速工具Geekbench的报告,从iOS 10.2后加入了一项隐藏功能,会让iPhone 6之后的手机在电池老旧时自动将处理速度降到一半以下;而iOS 11.2版后则连前一年的iPhone 7也包含在内。[145]

苹果于12月20日表示确实有在限制旧iPhone的性能表现,为了保护旧机不会因为电池老化而故障,[146]但却引起用户不满,用户认为采取降低性能还延长电池使用寿命与意外关机,却没有告知用户、苹果也没有提醒用户可以选择不要升级来避免被降速。12月28日,苹果为此事致歉,并将会把保修过期的iPhone电池更换价格从79美元降至29美元,活动由2018年1月下旬开始直至2018年12月止,适用于iPhone 6或之后推出的手机。同时,会在明年释出软体更新改善这次的错误,让用户能够了解电池的状态讯息。在台湾,这一价格由新台币2590元下调到890元,[147]在中国大陆,这一价格则由人民币608元下调至218元。[148]。

虽然苹果致歉,但苹果将面临多起消费者诉讼。据统计,截至2017年12月28日,美国各地的联邦法院至少已经受理了8起相关诉讼,其中一起诉讼的赔偿金高达9990亿美金,甚至超过苹果市值。[149]2017年12月31日,苹果在12月28日于官方网站上发布的声明中“自1月底开始”的文字移除。苹果随后对美国科技媒体发布声明解释,“我们原本预期需要更多时间准备,但现在很高兴能立即提供客户折价方案”,尽管“部分替换电池的初步供应可能有限”。[150][151]而不少Android手机厂商也对于苹果为旧iPhone降速的行为感到不满。[152][153]

2018年1月,苹果执行长提姆·库克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ABC)采访时出面道歉,并表示未来会在新版iOS软体中提供新选项,如果用户愿意承受iPhone在CPU、GPU全速运作下,可能导致意外关机的风险,那么将可以自行选择关闭系统降速功能。[154]3月30日,在苹果释出的iOS 11.3版更新中,新增了“电池健康度”功能,该功能可显示iPhone最大电池容量和高峰期效能容量的资讯,显示是否已开启效能管理功能(以动态方式管理最大效能来防止无预警关机)并包含停用此功能的选项,且建议电池是否需要维修服务。[155][156]

2020年2月7日,法国政府因为“降速门”事件宣布对苹果进行2500万欧元(约新台币8.25亿元)的罚款。[157][158]2月28日,苹果和美国的一起集体诉讼达成和解,据路透社的报导称,苹果否认在此案中存在不当行为,但仍希望寻求和解,以避免长期负担和诉讼相关的费用。按照法庭文件显示,苹果公司将会为受影响的iPhone用户支付每台约25美元的赔偿,但额度还会根据索赔设备的总量有所变化。与此同时,代表美国iPhone用户在集体诉讼案中签名的“原告”,则会获得1500美元的赔偿,出面做证的用户则会得到3500美元。还有参与本次诉讼案的律师,也将寻求约9300万美元的律师费,同样会占据赔偿金额的一部分。最终,苹果需要支付的总额最少为3.1亿美元,最高不超过5亿美元(约新台币150亿元)。[159][160][161][162][163]

网络绑约及破解

编辑

iPhone在目前上市的绝大部分市场上都实行与通讯商绑约销售的模式。手机在联线激活系统之前,紧急呼叫以外的所有功能都不可使用。自iPhone上市以来,即吸引众多的黑客试图解锁iPhone,以使iPhone能使用其他网络的SIM卡。2007年7月3日,即上市后第4天,知名的黑客DVD Jon即发布激活iPhone和访问内部文件系统的方法。8月底,基于硬件和软件方法的完全解锁方案先后出现[164]。此后,苹果公司发布的多次固件升级也先后被解锁。著名破解团队如iPhone Dev-Team,推出Quickpwn及Pwnage令很多人容易地便可对iPhone进行越狱和解锁。据苹果公司2008年1月发布的销售数据估计约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所销售的iPhone被解锁后使用,而没有加入指定通讯商的计划[165]。

保修条款被指误导

编辑

意大利

编辑

2011年12月27日,苹果公司因为未遵守消费者守则,未妥善告知客户的两年保修期的法律权利,被意大利反垄断机构罚款90万欧元。意大利的苹果代理商仅执行一年期的标准,向客户出售增加额外一年期限的AppleCare服务。该机构以未能披露法律规定的两年质保为由处以苹果公司40万欧元罚款,以及以销售保修范围重叠的AppleCare为由处以50万欧元罚款[166]。

中国大陆

编辑

主条目:苹果中国保修问题事件

2013年3月15日,中国中央电视台的3·15晚会中,批评苹果的保修问题。该报道指出,iPhone在中国保修时总是被换上旧的后盖,可更换产品的保修期仅为90天,Macintosh和iPad的保修期均不符合中国法律。[167]。

2013年4月1日,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为变更保修条款的行为,向中国消费者道歉[168]。

iPhone12系列移除充电器而引发的争议

编辑

苹果公司从iPhone12系列开始,已从所有新的iPhone盒中移除了EarPods和充电器,这包括iPhone 12和iPhone 12 Pro以及所有仍在贩售的旧型号iPhone。据苹果公司的声称,删除这些物品将减少电子垃圾并容许使用较小的iPhone盒子,从而容许同时运输更多装置以减少碳足迹。虽然包装盒当中提供了一条USB-C至Lightning电线,但跟苹果公司先前随装置附带现有的USB-A充电器不兼容。用户仍然可以使用其现有的USB-A充电器和电线,但是必须购买单独出售的USB-C充电器才能启用Qi无线快速充电[169]。苹果公司的这个行为受到不少消费者的批评,认为这是为了环保而环保,却剥夺了消费者的福利,而迫使消费者要用更多金钱去购买额外的充电器和耳机,也有声音质疑这样的做法是否真的对环保有实质的贡献。

2020年12月,巴西圣保罗州消费者保护机构Procon-S通知苹果,认为在该国销售不带充电器的iPhone违反巴西《消费者保护法》。2021年3月22日,苹果公司因未在iPhone 12的包装盒里附送充电器,违反了巴西《消费者保护法》,在圣保罗州被处以近200万美元的罚款[170]。除此之外,在法国销售的iPhone 12系列则附带了USB Type-C和Lightning耳机,以此符合法国当地“手机制造商必须向其设备提供免提解决方案”的法律规定[171]。

2021年5月,北京化工大学、东华大学的学生组队将苹果公司起诉至北京互联网法院,原告认为iPhone 12 Pro Max未配备相应的充电设备涉嫌违法,因此请求判令苹果公司交付手机充电器;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100元并承担诉讼费用。原告指出,在手机与充电器之间连接插头与端口未能实现广泛统一的前提下,难以实现手机和充电器分离销售。该案件仍在补充证据和书面材料阶段[172]。

M1芯片虚假广告宣传处罚事件

编辑

2022 年 2 月 14 日,当事人所销售的 Macbook Air 笔记本发布的商业广告声称“M1 芯片拥有我们迄今打造的最快的中央处理器”等内容,而经调查,苹果公司已于 2021年10月推出了配备 M1 Pro 和 M1 Max 芯片的 Macbook Pro,运行速度相比 M1 提升最高可达 70%,宣传内容与事实不符。2023年5月24日,苹果电子产品商贸(北京)有限公司因发布虚假广告被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改正上述违法行为,停止发布上述广告,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并处20 万元的行政处罚。而据信用中国网站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苹果电子产品商贸(北京)有限公司在5月11日曾被东城区市监局处罚10万元。[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