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一级能效比三级能效省多少电?新国标来啦,耗电量一算便知引用腾讯1.https://new.qq.com/rain/a/20240403A03NHG00
2020年7月1日,我国实施了新的空调能效等级标准GB 21455-2019《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新标准不仅细化了能效等级的划分,还统一了定频和变频空调的能效评估体系。本文将详细解析新国标的主要变化,并提供具体的耗电量计算方法,帮助消费者更好地理解不同能效等级空调的实际能耗差异。
新国标的主要变化
旧版能效标准将空调分为三个等级,而新版标准则细分为五个等级。更重要的是,新国标在分类标准上实现了重大升级。
过去,定频空调和变频空调采用不同的能效评估体系:
定频空调依据制冷能效比(EER)进行分级,执行GB12021.3-2010标准。
变频空调则依据全年能源消耗效率(APF)进行分级,执行GB21455-2013标准。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能效比 = 制冷量 ÷ 耗电量
全年能源消耗效率 =(季节制冷量 + 季节制热量)÷(制冷季节耗电量 + 制热季节耗电量)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能效比仅考虑了制冷,未涉及制热,且对运行时间和环境温度的要求较为宽松。相比之下,全年能源消耗效率以南京地区的气温为标准,规定了夏季运行1136小时、冬季运行433小时的具体参数。
新国标取消了制冷能效比的分级依据,统一采用APF作为所有空调的能效评估标准。同时,能效等级的要求也有所提升,具体见下表:
空调耗电量计算方法
新国标的能效等级标识包含四组关键数据:额定制冷量、额定制热量、制冷季节耗电量和制热季节耗电量。基于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空调在不同季节的实际耗电量:
制冷每小时耗电量 = 制冷季节耗电量 ÷ 1136
制热每小时耗电量 = 制热季节耗电量 ÷ 433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计算结果可能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空调运行过程中的功率变化,特别是变频空调的功率调节范围较大。
地理位置差异导致的实际能耗与标准值存在偏差。
设备磨损、环境湿度、气压和电压等因素对能耗的影响。
以一级能效和三级能效空调为例,具体计算如下:
一级能效空调:制冷季节耗电量275度,每小时耗电量约为0.24度;制热季节耗电量490度,每小时耗电量约为0.44度。
三级能效空调:制冷季节耗电量330度,每小时耗电量约为0.29度;制热季节耗电量600度,每小时耗电量约为0.6度。
实用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空调能效等级对耗电量的影响相对有限,对于不经常使用空调的用户(如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来说,不必过分关注能效等级。
能效等级对制热效果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有制热需求的用户可以考虑选择能效等级较高的产品。
对于大功率空调(2匹以上),能效等级的选择尤为重要,建议优先考虑高能效等级的产品。